武汉乐学教育:2020年地理新高考试卷的变化与启示 - 艺考资讯 - 武汉乐学教育培训学校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武汉艺考生文化课哪家好

距离高考还有



联系武汉艺考生文化课补习学校

联系电话:15902778245 李老师

18672998905 汪老师

电子邮箱:1638208523@qq.com

客服QQ号:1638208523

武昌站校区(西区):武昌区武泰闸栅栏口1号(南湖路与中山路交汇处)

武昌站校区(东区):武昌区中山路685号(栅栏口公交车站旁)

武昌小东门校区:武昌区中山路388号(小东门地铁A出口德嘉艺术大楼)

汉口校区:硚口区长丰大道丰茂路长云路特1号

在线留言

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艺考政策 > 艺考资讯

武汉乐学教育:2020年地理新高考试卷的变化与启示
作者:武汉艺术生文化课补习   来源:http://www.lexuewenhua.com/   日期:2020-10-21 11:13:24  浏览:2025次

作为第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湖北省今年的高考开始实行3+1+2”模式,历史等六个等级考科目也开始自主命题。尽管如此,作为高考科目的命题,在“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宗旨和原则方面,湖北卷肯定要与全国卷保持一致,但在试卷类型、试卷结构、材料选用、问题设计、能力考查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对艺术生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值得关注,我们将从教材和试卷两个方面来阐述变化

一、教材的四个变化(以必修一为例)

1. 单元结构的差异

人教版必修一的编写是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2003版还是2017版都是采用章节分类的形式编排,一章为一个单元,并划分成相应的小节,在每一章结尾设有问题探究。人教版必修一(2003) (以下简称旧版)整本书划分为516个小节5个问题探究,人教版必修一(2017) (以下简称新版)则将整本书划分为617个小节6个问题探究。相比旧版而言,新版的做了以下改动: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替换成了“地球的历史”;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则是删减了“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将这一部分内容并入选择性必修当中;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替换为“海水的性质”;将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做了一个删减,取而代之是是“地貌的观察”;删除原有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整个章节,增添了以前必修一中未涉及过的“植被和土壤”;新版的最后一章则是增添了原属于选修的自然灾害。

2. 课文系统的差异分析

相比旧版,新版的最大变化是每一节的课前导入,内容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新闻时政和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导入切入本节课的内容,给予相关的问题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授课时,按照导入内容来开展教学,使老师和学生的思路高度切合。例如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选取的导入是“清代黄叔璥《台湾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用风向的差异引出这节课的两个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教师按照课前导入思路,从日常生活到知识原理,带领学生步步深入,探索所涉及的知识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图像系统的差异分析

对于地理课堂来说,图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图像又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有些知识的阐述仅仅依靠文字和语言讲授并不能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地理图像却是对地理事物更好地诠释。旧版和新版的图片数量以及各章节图片数量的对比如1

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两个版本的差异。新版比旧版多了31副图像,图片增多与增添自然灾害这一章节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第二章和第四章外,图像的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增幅较小。但在第二章里,图像却减少了一半,是由于删减了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两个小节后的内容减少造成的。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新版图像是增加的,说明新版偏向于用图像解释现象,图像的直观性使得与教学实践更为切合。

武汉乐学教育:2020年地理新高考试卷的变化与启示

 

1. 新旧版本教材图像数量的比较

4. 作业系统的差异分析

新旧版本教材的作业系统都包括“活动”、“思考”“案例”“问题探究”等栏目。不同的是新版将“阅读”栏目改成为“自学窗”。两版本作业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如2所示。

2表明,两版本教材作业栏目总数量无较大变化。新版除“活动”栏目数量减少,“思考”栏目有所增加,其他栏目数量相差无几。新版“自学窗”取代了旧版的“阅读”栏目,但两者的功能相同,都是扩展与本章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储备,辅助学生理解和拓展本章的内容。

武汉乐学教育:2020年地理新高考试卷的变化与启示 

2. 新旧版本教材作业系统的比较

作业系统所涉及的栏目众多,现以“问题探究”为例,来探讨新旧版的变化。问题探究是在章节末尾,将本章知识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两版本教材的“问题探究”都具有显著的探究性,但是其涉及的内容却有所差异。旧版教材的“问题探究”有五个,分别为:“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新版教材的“问题探究”有六个,分别为:“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何时蓝天常在”、“能否淡化海水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通过“问题探究”可看出旧版教材的问题探究侧重于讲解知识、拓展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新版的教材问题探究致力于用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二、试卷的变化四个变化

为了更直观的看到考试内容的变化,武汉乐学教育地理教研组总结了全国一卷、山东卷和天津卷的对比

 


全国Ⅰ卷

山东卷新高考

天津卷(新高考)



选择题

数量

11

15

15题

分值

4分,总分44

3分,总分45分

每题3分,总分45分

分布

自然地理5题,人文地理1题,区域地理5题

自然地理9题,人文地理6题

自然地理9题,人文地理6题

非选择题

数量

2必做题、1选做题,共3

4必做题

3题必做题

分值

必做题36题22分、3724

选做题42-43题每10分;共56

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519题14分;共55分

16题18分、17题19分、18题18分;共55分

分布

必做题36农业大题22分、37地表形态的塑造大题24分

选做题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各15分

地表形态的塑造12分、大气运动与天气系统14分、农业15分。

农业18分、区域地理19分、区域联系与交通18分。

三、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试卷有如下的变化

1.题型变化分析

地理试题的题型基本保持高考的命题风格,整卷仍然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延续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风格,选取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地理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科相关知识。

2019年全国卷存在变化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①整卷图表比全国卷多,体现无图不地理的特点;

②文字材料对地理事物的描述更加详细,呈现给学生答题的有效信息更多;

③非选择题部分的每一小问也有材料加以说明,对学生答题的方向起引导作用;

④选做题删除,全部改为必答题;

⑤综合题中出现了作图题,这一点必须引起广大师生高度关注,在备考复习中应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题量

整卷题量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有明显的增加,选择题15(高考全国卷11道,增加了4);非选择题部分必答题为4(高考全国卷为两道必答,另加选修3和选修6),从整卷题量的变化来说,更有利于考查更多中学阶段的重要考点,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要求也有质的提升。

3.分值变化

  选择题部分为45分,非选择部分为55分,受整卷题量增加的影响,山东卷非选择题部分每小题为3分,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卷每小题降低了1(2019年高考全国卷总分值为44)

  非选择题部分总分值为55分,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卷减少了1(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56)分配在4道题上,可能会因为设问的多少或试题设计的难度来合理分配分值。

 4.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考点的分布

  从本次山东省组织的第一次高考模拟卷来分析,自然地理所占比重偏高,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偏低(高考全国卷选择题部分一般为人文地理5道,自然地理6道。

  非选择题部分为一道自然地理,一道人文地理,但2019年高考全国卷这种形式不太明显,2020年山东卷会不会延续近年高考命题这一风格值得重点关注),这也符合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风格,预测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在整卷中各自所占的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对教学的启示

1.教学要以人地协调的核心价值为主线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试题精选地理学科中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例如,山东卷第18题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围绕区域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设计了3个递进式问题,引导考生形成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

 2.注重学科素养考查,突出地理学科思维方式

  地理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考生在解决具体地理问题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实践工具、采用适宜的地理实践方法,迅速、高效地实施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山东卷第17题围绕天气与天气系统、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等必备知识,设计了3个问题,考查考生从地理空间格局的角度概括、辨识给定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并使用地理学科术语、符号予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3.围绕必备的基础知识,注重试卷的基础性

  选择题选项设置和非选择题问题设计,均围绕考生较熟悉的必备知识提供材料,对考试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着重考查主干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第7题考查了分层设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8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7题(1)考查了冷、暖锋的概念及符号表达。

 4.试题开放灵活,注重创新性

  试题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引导考生独立思考,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调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运用地理学科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和方法,提出对地理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试题设计突破了思维定势,培养了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第19题(3)有关西柳沟流域的治理,要求考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提出上、中、下游分区治理措施,体现了试题设计的开放性。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性答题,考查了考生创新思维能力。



返回顶部